您的位置: 首页 > 业内资讯
业内资讯
徐祖远:“双循环”新格局下的水运业如何转型发展?
2020-09-27 14:20:25 来源:中国水运报 浏览次数:1143 文字: 【大】 【中】 【小】

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,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,辩证认识和准确把握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作出的战略部署。新发展格局将如何深刻影响外向型特征明显的水运行业,水运行业又将如何顺势而为实现转型发展?国际海事组织海事亲善大使、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徐祖远进行了深刻解析。
当前国际形势动荡不安,使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巨大的挑战。尤其是全球疫情蔓延,更使全球市场震荡分化,经济萎缩加剧了全球经济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。水运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、先导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,对我国国民经济、对外贸易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,同时,对经贸发展也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和被动性。改革开放40多年来,中国经济迅猛发展,中国水运业在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性服务的同时,自身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,使我国短期内成为世界航运大国。据统计,1979年,我国进出口商品总值为455亿元,水运内外贸全年货运量为4.708亿吨,货物周转量为4,586.72亿吨公里;到2019年,我国进出口外贸总值为315,400亿元,水运内外贸全年货运量为74.72亿吨,货物周转量达到103963.04亿吨公里。可见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进出口外贸发展速度惊人,且水运对外贸的依存度也是相当高的。
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,由于全球经济发展失衡导致水运业长期处于增长乏力状态,而今年一场突如其来、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更使水运业雪上加霜,航运市场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低迷行情,与水运业相关的船价、油价和运价指数剧烈波动,甚至跌入负数,部分企业经营举步维艰。
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中国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阶段性成果,进入后疫情时代。如何利用后疫情时代水运市场格局的变动期,抓住我国提出“双循环”新发展格局的机遇,凝聚发展共识,调整发展方向,积聚发展动能,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是助力“双循环”的根本要求,也是当前水运业面临的重大问题。

迎来四大发展机遇
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、统揽全局,把新发展格局放在国内外发展大势中去考量,审时度势谋发展。提出“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。”这是水运业转型发展的重大新机遇。
这个新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:一是有利于推动政府部门改革管理模式,激发内外市场活力,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减少企业负担;二是有利于深化航运资源按照内外市场需求进行科学配置,加快优化资产结构,推进水运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;三是有利于航运企业深化内部改革,完善企业内部的运行机制,营造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,化解市场风险,促进企业自我发展;四是有利于水运企业深度融入市场,培育发展新动能,形成竞争新优势,形成国内外市场一体化运行新格局,不断提升行业为经济服务的保障能力。

体现六大发展方向
经济循环是推动经济不断发展的动力,一旦经济无法进行循环,就会停滞,甚至衰退,严重地步入经济大萧条。改革开放带来外向型经济高速发展,水运业在对外贸易中担负着基础性的保障功能,不但促进了水运基础设施的建设,也培育了完善的外贸服务系统。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,对水运行业来说,需要重新定位行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。我认为,水运行业的发展方向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:
一是以政策为导向,发挥政治优势,突破不适应内循环的体制和机制障碍,修订法律和规章,形成不同层级的政府服务标准,推动内循环经济在高起点上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二是以扩大内需为重点,形成国内经济循环一体化服务的系统集成,打破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壁垒,推动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。
三是以服务网络化为基础,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,形成优质高效、便捷顺畅、安全可靠的服务品牌。
四是以利益多元化为纽带,推进资产跨行业整合和重组,使水运业深度融合产业链,抱团合力,形成利益和命运共同体。
五是以运行信息化为平台,适应内外市场的运输需求,调整基础设施和设备的升级改造,形成优势独特的核心竞争力。
六是以“十四五”规划为引领,统筹调整发展格局,既要营造好内循环市场,又要把握好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,合理配置运能,不能顾此失彼,形成国内、国际两个市场的良性互动,相互促进。
就我的理解,党中央提出“双循环”的战略决策,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手段和途径,不是根本目的,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建设一个消费型社会,培育更大的市场来融入国际化发展新格局。我想中国水运业转型发展的目标应该是“以交通强国建设为统领,立足国内,统筹国际,深化合作,保障有力,客户满意,国际前列”。

在新发展格局下走在前列
从战略上来说,实现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符合我国长远规划的方向,也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,但要全面实现这种格局,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实现的,需要长时间去坚守和实践。所以水运行业要有长期调整的思路和规划,稳步推进,不可急于求成。
我认为,经济新循环,交通要先行,航运要敢为天下先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,我国水运业经历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个特定的发展阶段,水运行业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中,一直定位在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,所起的作用是保障经济的正常运行。改革开放以来,水运行业一直是敢于面对市场的变化,一直走在对内改革、对外开放的前列,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。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,是对中国未来一段时期国家发展战略的全方位要求。从以前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转为“双循环”,对水运行业来说,适应性差别还是比较大的。但总体来看,水运行业的基本功能没有改变,就是通过服务,满足商品在交易过程中点对点的运输需求,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没有变,因为水运业的比较优势还是很强的。但要适应“双循环”的发展需要,对水运行业来说,就要在管理方式和经营网络方面深化改革、调整完善。
首先要认识到,内循环不是计划经济时期的那种没有活力和效率的运行模式,而是充满竞争和风险不确定性的运行模式。建立科学的“双循环”运行模式,关键在于不放弃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前提下,充分激发内需市场的生机与活力。如果说把“双循环”比作是一个横跨大洋的长航线,企业是航线上的不同吨位和目的港的船舶,那么政府的作用就是不断地为船舶提供航行信息服务和技术指导。具体来说,是要用政策培育和引导市场,用法规、制度规范市场,用信息技术服务市场,这体现了各级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。而企业要把握着航程中的方向和规避各种风险,必须不断创新服务产品,以适应和满足客户更高品质的需求,适时进行生产流程再造,与客户形成相互离不开的利益共同体。
其次按照市场规律,加快以资产为纽带的企业重组改造。总体来看,我国水运企业的结构除少数几家大的国有企业集团外,基本还是属于“散装化”业态,大多是规模小、债务重、实力弱、结构单一和管理粗放的中小企业。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,更加注重运输服务的品质,必须进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资产重组,构建不同层级的企业集团或经营联合体,延伸产业链的结构,形成相互参股、分工合作、利益共享的市场主体。
再次是依托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,在京津冀、长三角、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布局合理、功能齐全、结构优化、服务优质、管理科学的综合运输体系。形成以水运为主、多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、连接东中西、贯通南北中的服务网络,为“双循环”新格局的形成提供可靠的运输保障,当好先行者。


无标题页
浙江拍船网航运交易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| 法律声明
技术支持: 浙江易舸软件有限公司 | beplay电竞竞猜
拍船网官方微信
Baidu
map